苏州园林绿化管理局-首页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绿化 > 城市绿化概况
苏州园林绿化发展概况
来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时间:2021-11-01 17:01

山温水软、风物清嘉的苏州,是一座以湖光山色相辉映的自然景色和园林精美名胜众多的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园林之城。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园林绿化也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绿化普及到打造精品,再到生态绿化的发展之路。绿化面貌的改变,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树立了城市文明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现在,凡是到苏州来的人都会发现,苏州变绿了,更美了。

一、90代前的城市绿化

苏州城市绿化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从镇江引进法桐3500余株,在十全街、十梓街、公园路、五卅路等主要道路上栽植。80年代前,城市绿化工作进展迟缓,至1978年,全市只有小块绿地63块,面积0.5公顷,种植各类乔灌木536株。80年代,市政府提出了“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园林风景区的建设,搞好城市绿化,提倡见缝插绿,扩大绿地,逐步做到工厂、学校、机关和主要街道园林绿化”的要求,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见缝插绿”就是在一些主要道路两侧开辟绿地花坛,单位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这种做法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苏州城市绿化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到1985年底,市区累计种植乔灌木75.5万余株,绿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占城区总面积的10.2%,绿化覆盖率为15.7%,人均公共绿地为1.5平方米。1983年,市政府确定香樟为苏州市市树,桂花为苏州市市花。

二、90年代的城市绿化

进入90年代,苏州的城市绿化建设开始缓慢启动,“九五”之前,市区每年的新增绿地面积平均为20万平方米左右。“九五”期间,苏州城市绿化工作被摆上重要位置,绿化建设步入快车道。根据“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按照“全面推进,东西中联动,古城上水平,新区园区上规模”的城市绿化工作方针,加大建设力度,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于1997年荣获了省级绿化先进城市的称号,摆脱了城市绿化长期落后的局面。先后出台实施了《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苏州园林管理和保护条例》及其配套管理办法,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成立了市园林绿化监察大队,为城市绿化保护和监督执法提供了保障。2000年,编制了《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苏州城市绿化从传统的“见缝插绿”转变为科学、合理、有序的“规划建绿”,为绿化建设大规模、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还进行了绿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了绿地建设和养护作业的公开招投标,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绿化指标稳步增长。截至2010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7.5%,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9平方米。苏州城市园林绿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向园林城市迈进。

三、迈入21世纪的城市绿化

2001年以来,先后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通过采取规划建绿、拆房增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租地造绿、拆违建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绿化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各类绿地大幅度增加,绿化三项指标明显提高,尤其是公共绿地快速增长,较好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根据城市格局和区域特点,苏州新建城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起点高、手笔大、理念新,积极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和创业投资环境。工业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规划经验,在建园初期就高标准地编制了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强调工业、商贸、居住、生活的协调发展,注重环境质量,营造优越的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了金鸡湖湖滨大道、中央公园、香樟园、文化水廊等一批标志性、充满现代气息的景观工程。苏州新区立足于建设国际型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充分利用区内的自然山水,建成了大型游乐主题公园苏州乐园,索山公园、玉山公园、何山公园等,风格各异、绿意浓郁,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此观光游玩。吴中、相城区抓紧撤市建区的有利时机,以道路绿化为抓手,以植物造景为主,积极做好205省道、友新路等道路的绿化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出入口的新形象。同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营造苗圃和生态林带,为我市绿化建设生产和储备苗木。

苏州中心区人口密度高,土地紧张,按照以改善古城居民生活环境,让市民出门350米就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均衡绿地布局,精心建设小、多、匀、精的公园绿地。在黄金地段建成了乐桥绿舟、凤凰来仪、观前公园等绿地,很好地发挥了生态效益。先后建成的相门绿地广场、万源公园、寺泾桥公园、金门公园等绿地,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满足了古城居民晨练、休闲、娱乐的要求。在寸土寸金的古城区,依然保持着“见缝插绿”的传统,结合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建设了巧妙构思、精心设计的街头小绿地,形成了“全城皆园”的新景观。同时,加快了石湖、虎丘、枫桥等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建成了集环城交通、生态保护、水上旅游、城区防汛等功能为一体的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积极营造城市森林,构筑城市生态防护圈。

四、城市绿化近况

近年来,苏州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继续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以每年新增350-500万平方米绿地实事项目为载体,坚持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提升城市品质相结合,与优化人居环境相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文化性城市绿化建设,基本建成类型丰富、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截至2020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地率38.64%、绿化覆盖率4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7平方米。2016-2020年,苏州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先后创成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成为全国令人瞩目的“苏州板块”。

一是致力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绿心、绿楔、绿环、绿廊等结构性绿地,统筹规划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防护林地和各类河湖绿化空间,城市建成区已逐步融入了大量山林、湖泊、湿地等自然资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较好的载体。从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角度,抓好太湖、阳澄湖等湖泊生态防护工程建设。推进城市“四角山水”生态建设,建设了太湖湿地公园、阳澄湖生态休闲公园石湖生态园苏州湾湿地公园元荡生态园等一批规模大、生态效应明显的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突出抓好绿廊绿道建设,串联城乡绿化 ,建成了京杭大运河景观带、环太湖公路景观绿化、金鸡湖沿湖绿道、吴中区滨湖大道、312国道分流线沿线绿道、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沿线胥江运河景观带环古城景观带等

二是致力于基础设施的配套绿化建设。坚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城市绿化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结合城际高速、城市快速路网、中环以及城市出入口的建设,营造以乔木为主的生态防护林网,建设了城际铁路绿色走廊、中环快速路沿线景观绿化、绕城高速出入口景观等,有效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水陆干道配套绿化建设,先后实施了松陵大道、冬青路、永方路、太湖湖滨生态游憩带等一批绿量大、标准高、景观好的城市道路、河道绿化。同时,对原有绿地进行改造提升,实施了沪宁高速城区出入口、金鸡湖区域道路、狮山路、桐泾路、人民路等绿化改造项目建设。

三是致力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中心城区城市绿化继续采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整合绿地资源,建设小游园及街头绿地,新建虎丘27号地块一期街头公园、凤凰市民广场、钱万里桥沿河及冰厂路等景观绿化工程。同时改造了环古城风貌带、东园、桐泾公园、劳动公园、三香公园、枫桥景区等一批建设较早的绿地,建设了新区公园、索山公园、中央公园、星塘公园、独墅湖生态公园、澹台湖公园、书香公园、花卉植物园、吴江公园、松陵公园等一大批城市现代公园。

优化绿地布局,调整绿地结构,注重季相变化,增加设施,提升绿地的综合功能。新建成区以“10分钟公园服务圈建设”为主导,进一步完善绿地布局,打造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公园绿地。加大绿廊绿道、郊野公园建设,建设了月亮湾景观、环太湖风景带、胥江运河景观带、书香公园等一大批绿地,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风貌、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城市绿化景观体系。古城与新城整体上构筑了苏州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独特的城市风貌。